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和陌刀的区别?
青龙偃月刀和陌刀都是长柄刀。但二者的区别是:

一,陌刀出现在隋末。青龙偃月刀在演义中时三国时五圣真君关羽的武器,但真正的青龙偃月刀出现在北宋。陌刀的出现时间比青龙偃月刀早。
二,青龙偃月刀的刀尖是弯的。而陌刀是直的。
三,在使用时间上,陌刀到唐朝后期就消失了,并没有留下任何图片和实物。青龙偃月刀出现后,一直延续下来,到满清后期还在使用。即使现在也有练习武术的是用。
最后一点是,陌刀是步兵的武器。青龙偃月刀一般是骑兵将领的武器。
三国演义关羽黄忠曾三回合击败潘璋?
82斤,正常的成年人都能拿得动,作为武器能不能耍好那就另说了。不适合的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古代的重量比现代的要轻一些,所以82斤实际是需要打个折的。即使打折,这样的武器也是相当重的,在《三国演义》中能和关羽武器分量相媲美的,也只有曹操大将典韦手中的80斤双铁戟。
这样的分量加上本人及铠甲的重量,负重是相当大的。这会严重的影响了马的速度和武将的灵活度。
关羽和典韦都面临负重的困扰。典韦干脆就弃马作为步战将领,关羽依然坚持作骑将,马因不堪重负累得相当瘦弱,严重影响了关羽武力的发挥,以至于关羽被困是很难突出重围的。
曹操当年为了收揽关羽,着实下了不少血本,又是爵位又是财宝又是美女又是大小不断的宴请,甚至生活细节上都关照到了(赠送锦袍),关羽都不为所动,但是得到赤兔马之后关羽却非常的兴奋,因为此马能解决困扰他多年的问题。
关羽有了赤兔马之后,他的武力才得以充分发挥。在白马坡连斩袁绍的大将颜良和文丑。
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是配套存在才能发挥威力的。关羽从麦城突围中了埋伏被潘璋的部将马忠擒获,关羽身上声名远播的两件宝物,赤兔马归了马忠(后绝食而亡),青龙偃月刀归了潘璋。一时潘璋也是荣耀无限,但是两件宝物拆开,潘璋也得面临关羽当年的尴尬,那就是刀太重影响了灵活和速度。也就是说潘璋得到青龙偃月刀之后,武力并没有提升,相反还有了一些限制。面对暮年的黄忠,潘璋仍然打不过。
次日,潘璋又来搦战。黄忠奋然上马。兴、苞二人要助战,忠不从;吴班要助战, 忠亦不从。只自引五千军出迎。战不数合,璋拖刀便走。
潘璋虽然有预先埋伏,但是如果能凭武力战胜黄忠,潘璋肯定是要表现一下的,最后他还是按计划败走,就很能说明问题。后来他被关兴所杀,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老人出而问之,乃吴将潘璋亦来投宿。恰入草堂, 关兴见了,按剑大喝曰:“歹贼休走!”璋回身便出,忽门外一人,面如重枣,丹凤眼, 卧蚕眉,飘三缕美髯,绿袍金铠,按剑而入。璋见是关公显圣,大叫一声,神魂惊散, 欲待转身,早被关兴手起剑落,斩于地上。
抛开关公显圣的神话因素,潘璋面对关兴不战而逃,说明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武力不及关兴,而刀重也拖累了他的逃跑速度。
关兴杀潘璋之后拿回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从此此刀归关兴所用。但实话讲此刀也并不适合关兴,当年关羽打造此刀是根据自身的特点量身打造的。如果身体素质达不到关羽的高度反而不如普通刀更有威力。关兴虽是关羽的亲生儿子,身体素质同样也达不到关羽的高度,自然也影响着关兴的灵活和速度。关兴得到宝刀之前还能斩将,后来就很少有斩将的表现了。
关兴和张飞之子张苞向来是以组合的方式出现,打仗的时候也经常在一起,关兴这方面的不足,张苞可以及时给予弥补。但是张苞坠崖不治身亡之后,关兴就缺少了这方面的补充和保护,很快也就亡故了,很难说不是因为灵活性和缺少保护导致他身负伤患所致。
所以名气大并不代表着威力大,只有适合自己才能发挥应有的威力,盲目的追求极致,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发挥。
青龙偃月刀是最强的吗?
陆弃:三国兵器谱上最为知名的兵器
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豪强争霸史,三国时代更是将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与三国英雄人物同样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三国文化沉淀千年衍生出来的三国兵器谱。除了皮甲、鱼鳞甲、玄甲、环首刀等一般兵士使用的兵器,三国时代各家英雄好汉的拿手兵器更加值得关注。
从三国普及性武器来说,当时人多习惯使用短戟护身,孙权投虎、董卓袭吕布、孙策击杀严白虎之弟,使用的都是短戟。典韦在濮阳之战中曾使用随身的短戟救援曹操,后又在临死前则使用的一人高的长戟击杀数十人。大名鼎鼎的吕布使用的是方天画戟,这也属于长戟一类。此戟杆上纹有彩饰,顶端作“井”字形,长约一丈二。由此可见,戟类武器是三国时期的标配武器,名人多用长短戟防身。
弓类武器中,要属王双、黄忠、董卓等名将最为擅长。三国时期一石弓拉力有120斤。董卓竟能够同时左右开弓,而王双、黄忠则能使用拉力为两石的强弓。而当时最为有名的弓当属宝雕弓、鹊画弓、虎筋弦弓。宝雕弓是汉献帝许田围猎时用的弓,曹操用此弓射猎暗查朝中诸臣的心思。宝雕弓纹有花纹,镶嵌宝石、玉器、金银,是天子的专用弓。鹊画弓是孙坚在汜水关所用之弓,弓上纹有喜鹊图案,但孙坚战斗力有限,经此一役折损战将祖茂。虎筋弦弓是吕布辕门射戟时所用的弓。此弓乃是用老虎筋所制,所以能够轻而易举的射出一百五十步的距离。
剑类武器中,刘备起兵时所用雌雄剑最为著名。相传此剑是刘备涿州起兵时请良匠打造,一鞘双剑,可合二为一。同样出名的倚天剑、青釭剑则为曹操所用,《三国演义》中称曹操用倚天剑镇威,青釭剑杀人。其中青釭剑曾由魏将夏侯恩所佩,长坂坡之战中赵云杀其夺之,此剑锋利无比,削铁如泥。思召剑,袁绍所有。相传是袁绍在梦中所得,剑上铭刻“思召”二字,解为绍字。其他剑类武器中,吴将程普曾在赤壁之战中使用龙泉剑,诸葛亮南征时南蛮王孟获使用的则是松文厢宝剑。剑类武器当时不仅是各国君主的标配,同样也是赏赐功臣的常用之物。刘备称帝时曾用金牛山铁铸八股宝剑,除一把刘备自用外,其余七把分别赏赐给太子刘禅、梁王刘理、鲁王刘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后主刘禅曾铸造长约一丈二尺的镇山剑,用于镇剑口山,这把宝剑是三国时期最长的宝剑。吴国方面,大帝孙权曾铸造六柄宝剑自用,分别名为白虹、紫电、辟邪、流星、青冥、百里。后主孙皓曾用小篆铭刻宝剑一把自用。魏国方面,曹操曾铸造三尺六寸长的孟德剑自用。曹丕则铸造百辟宝剑,长四尺二寸,名曰飞景。
短剑类武器中,刀长尺余,采用七宝镶嵌的七星宝刀最为知名。此刀为王允所有,曹操曾用此刀刺杀董卓。
枪类武器中,丈八蛇矛、铁脊蛇矛、涯角枪、诸葛枪是当时著名的。其中丈八蛇矛为张飞所用,长约一丈八尺。铁脊蛇矛为吴将程普所用。矛杆采用铁铸,程度曾用此矛在汜水关前击杀董卓部下胡轸。涯角枪,赵云所持,意为“海角天涯无对”。此枪以木杆为杆,装上锐枪枪头,配以枪缨制成。
刀类武器分为长刀、短刀。最为出名的长刀当属关羽使用的“冷艳锯”,又称青龙偃月刀。此刀背如锯齿,重达八十二斤,刀面刻有龙型图案。《三才图会·器用》曾记载道:“关王偃月刀,刀势极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其他刀类武器使用者,有纪灵使用的三尖两刃刀,重达五十斤。刀尖呈“山”字形,中支形似剑状略高,两翼支稍低,两面开刃,锐利无比。庞德使用的截头刀,此刀比普通大刀稍短,但刀背非常厚。孙坚、关羽也曾使用过古锭刀,关羽斩杀徐州刺史车胄时使用的就是这种刀。魏将王双使用重六十斤的王双大刀,韩德之子韩琪所用日刀、月刀两口,合称日月刀,吕虔曾拥有一把据说只有三公才能佩戴的宝刀。曹丕曾造百辟宝刀、龙鳞刀两口,均为彰显帝王权威的礼仪性武器,纹饰精彩,却不具有实战性。
鞭类兵器中,黄盖所用铁鞭和文鸳所用钢鞭是最为出名的。铁鞭为六角形,黄盖曾用他打中蔡瑁的护心镜。文鸳所持钢鞭,曾击杀数十魏将。
斧类武器中,徐晃、韩德、邢道荣、李异都曾使用大斧。大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截等,舞动起来有劈山开岭的气势。
锏类兵器中,蜀将傅俭所用四楞铁锏最为出名。此锏形似鞭,四棱形,铁制。傅俭曾用它将魏将李鹏的眼珠打出来。
锤类兵器中,西羌元帅越吉曾用过重达百斤的长柄铁锤。羌蜀之战中,越吉使用此锤将关兴打落断涧。流星锤,魏将王双所用。由锤身、软索、把手三部分组成。锤头末端有象鼻孔,用铁环连接,再用绳索扣环,软索用蚕丝夹头发混合编制而成,长约二丈。
抓类武器中,马超是最为著名的使用者。他在张飞决战中曾使用铜挝击打张飞。抓有长械、短械、软械三种。
暗器之中,许褚常使用飞石作战。有次贼寇侵犯许褚家乡,许褚聚宗族百余人,铸坚壁抵御。同时又准备石子,他自用飞石击打贼人,贼寇最终不敌退却。南蛮王孟获之妻祝融则善用飞刀,曾屡次击伤蜀将。
除了以上较为诸位的战将有专属自己的武器外,许多没有记载的将领多使用刀剑戟一类的兵器,这类兵器在当时最为普及。而在当时,魏国最擅使用长柄类兵器,蜀国最擅长使用戟类兵器,吴国最擅用刀类兵器。究其原因,魏国骑兵强大,使用长柄武器杀伤力强。蜀国地势崎岖,又多产铁,使用戟类兵器能够发挥所长。吴国冶铁行业较差,刀类兵器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且易于携带,故多为吴国兵士采用。
当然,笔者探究的三国兵器谱多沿用《三国演义》的虚化,其实在三国时期并没有如此之多复杂的兵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刘备的雌雄宝剑于史无载,而在历史上,长刀在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因此,经过演义的三国兵器谱实际上是唐宋元时代的兵器谱,而关于许多兵器的记载更是对唐宋元时期的战场侧面写照。
至于真实三国是什么样的,《三国志》中提到最多的莫过于剑、戟、弓、短刀。那么我们犹想古人,大抵都是如此罢了。(陆弃)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多长?
青龙偃月刀有2.24米。根据小说中的记载,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长九尺五寸。每个时代的长度计量单位也不一致,在汉朝初期,一尺的长度大约是现在的21.35厘米,到了西汉末期,王莽新政时又将长度一尺改为23.6厘米左右,因此青龙偃月刀九尺五寸,换算成现在的长度,即23.6X9.5=224.2厘米(即2.24米)。
青龙偃月刀制作全过程?
据说,想要打成青龙偃月刀,这把刀必须天下能工巧匠,选择月圆之夜,才能打造出。
刀在出炉前,曾风云起涌,炉火迸出雪亮的毫光,直射天空,击中一条青龙。空中洒下青龙的1780滴血后,才锻造而成!故名青龙偃月刀。
文学作品中,也有说法称,出炉后的关公刀,威力无穷,但需要杀掉1780个人。
这也难怪,关公用起此刀,如有神助,斩杀了不少三国中的武将。也有人称,关公用此刀共杀过1300人,斩首过480人,应了上面的故事传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